乐发9tt网投-Welcome

乐发9tt网投|2023-10-27

乐发9tt网投

  中新网武汉12月4日电 (记者 梁婷)湖北推进县、乡、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,全省消费品下乡进村“最后一公里”和农产品出村进城“最初一公里”基本打通。湖北省“快递进村”高质量全覆盖情况通报会4日在武汉举行,记者获悉上述消息。

乐发9tt网投

快递工作人员分拣快递。吴淘淘摄

乐发9tt网投

 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处副处长叶建文介绍,湖北推动寄递物流往村覆盖、向户延伸,全省农村寄递物流呈现网络体系逐步完善、市场主体多元发展、双向渠道日渐畅通的良好态势。

  据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11月8日,湖北共建成县级共配中心105个,覆盖87个县(市、区);建成乡镇邮政快递站点3573个,其中多品牌共用综合服务站点1694个,持续实现乡镇服务站点全覆盖;设置且能正常运营的村级服务网点20744个,实现村级网点全覆盖。

  依托快递网络的延伸覆盖,一些地方农村电商蓬勃发展,让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更加快捷精准,形成一批诸如秭归脐橙、黄冈蕲艾、潜江龙虾、襄阳鸭蛋制品、随州香菇等,在湖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。农产品依托寄递渠道快捷顺畅进入市场,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348.8亿元,同比增长15.8%。

乐发9tt网投

航拍位于湖北应城的电商物流产业园。吴淘淘摄

  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,带动大量城乡人口有效就业。目前,湖北全省邮政快递行业专职从业人员9.38万人,其中农村地区1.26万人,农村地区的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。同时,直播带货等新型商业模式在农村生根发芽,为优质农产品拓宽销路的同时,也塑造了一大批“新农人”。

工作人员正在打包发货湖北应城本土特色产品。吴淘淘摄

  “让寄递物流服务网点在农村进得去、转得快、稳得住。”叶建文介绍,下一步,将重点提升村级网点建设标准化、规范化水平;加强从业人员培训;引导邮政快递企业采取驻村设点、集中收寄、专线直配等方式,为农业龙头企业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提供定制化服务,推动快递进村由寄递端向销售端和生产端延伸,让山货更易出村,让优品卖出优价,促进农民增收。(完)

  中新社酒泉12月4日电 题:埃及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如何惠及埃及航天发展?

 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

乐发9tt网投

  12月4日,中埃联合研制的卫星埃及二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。据了解,该卫星项目使埃及成为首个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与中国开展卫星合作的国家,是中埃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的标志性成果。作为中埃航天高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,这颗卫星在设计过程中有何特殊考量?它给埃及航天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?中新社记者采访中方研制人员作出解读。

  设计好用、易用的卫星

  埃及二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,采用中国研发的成熟卫星平台CAST1000,并配置高图像质量光学相机,运行于600多公里高的轨道上,获取的遥感图像将应用于埃及的农业、林业、城市规划建设、国土资源、环境保护、灾害监测管理等领域,给埃及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。

  作为一颗为埃及“量身定制”的卫星,埃及二号卫星与中国以往的遥感卫星相比,多了“个性化”考量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表示,由于卫星发射入轨后将交由埃方独立控制,而目前埃及的地面测控站相对较少,这对卫星的在轨自主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12月4日12时10分,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,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。汪江波 摄

  此外,在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,卫星还要好用、易用。随着太空轨道碎片日益增加,在轨工作的航天器被撞击的风险越来越大,如何让埃及科研人员通过简单操作就能避开太空垃圾,也是研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
乐发9tt网投

  对此,研制团队设计了20余种在轨自主安全模式,并专门开发了一键碎片规避、在轨自主生存模式等功能,为后续埃方开展卫星业务化运行提供有力支持。

  “授人以鱼”,更要“授人以渔”

  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见证了中埃双方的密切合作,它不仅为埃及提供了一颗能够广泛服务于其国计民生的卫星,更使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具备卫星总装、测试能力,并率先实现卫星研制本地化的国家。

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表示,中国在光学遥感卫星领域已经积累许多成功案例,并具备完善的设施,而埃方目前尚未实现整星的独立研制,因此在合作过程中,中方研制团队不单是交付卫星初样星,还要传授埃方团队如何设计、验证、集成、测试卫星,在卫星研制上逐渐从以我为主、对方为辅,过渡到以对方为主、我为辅,最终实现由埃方独立设计、研制的目标。

 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,埃及在中国援助下构建起卫星研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。除了拥有一颗在轨遥感卫星,埃及搭建了卫星研制的全链条基础设施,包括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(AIT中心)、运控卫星的地面操控系统和生成图像的地面应用系统等。

  同时,这次合作也帮助埃方培养了本土航天人才。据了解,自项目建设之初,埃方就仿照中方岗位设置,对应配置了卫星研制团队,深度参与卫星设计、测试、总装、评审等各个环节。

12月4日12时10分,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,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。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是中埃两国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年来,秉持“共商共建共享”原则,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结出的硕果。李昀锡 摄

  研制成功是双方的共同心愿

乐发9tt网投

  埃及二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利用境外设施开展整星级卫星总装、集成、测试、环境试验。今年3月,中方研制团队远赴埃及,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境外联合研制工作,并对埃方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。在那里,埃方设计师跟着中方设计师,一边操作、一边交流,共同完成岗位任务。

乐发9tt网投

  在朝夕相处中,双方设计师也成了朋友,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。中方测试指挥的工位代号是“163”,时间久了,埃方设计师就跟着用“幺陆叁”与中方测试指挥打招呼,中方设计师也学会了用“哈比比(亲爱的朋友)”和“稍可兰斯(谢谢)”互动。

  中方研制人员回忆称,埃方团队在合作中十分投入。卫星开展热试验时,埃方主任设计师塔拉勒两天未合眼,全程参与各测试环节。赶上当地的斋月,埃方科研人员在不能进食喝水的情况下仍然投入高强度的工作中。

  “成功研制卫星是每一位航天工程师的心愿,埃方航天工作者同样如此,这份投入与热爱和中国航天人是相通的。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说,期待埃及未来能独立设计、研制卫星,在自己的AIT中心生产卫星,并掌握运控一颗卫星甚至星座的能力。(完)